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国农业科学院: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

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3 06: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李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3月24日,中国农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李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3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整体跟跑”向“三跑并存”转变,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3%,为农产品加工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同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接近2.4: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

  王凤忠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加工与贮藏、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健康、智能与生物制造等领域,大力发展应用基础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显著。

  其中,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产后减损保供成绩显著。过去十年间,我国大宗粮油产后损失由10%左右降低到6%以下;大宗果蔬产后损失由30%左右降低到25%以下;畜禽宰后损失由10%降低到8%以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科研骨干深入“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服务,不断将技术、信息、服务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此外,还突破挂面高效节能自控干燥、菜籽油高效精制、果蔬压差闪蒸组合干燥、传统肉制品绿色加工、畜禽骨全组分高值化加工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有力支撑了我国农产品加工关键成套装备的国产化。

  

  王凤忠强调,“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将紧紧围绕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坚决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在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以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体系、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论坛、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等组织为抓手,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农村部中心工作,团结兄弟单位发挥区域优势、分工协作,有序推进联盟、学会、协会等管理运行,搭建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具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联合体,完善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

  二、加强基础性与基础原始创新。针对我国农产品采收、贮运、保鲜、加工、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开展农产品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安全品质的“四维”品质评价、农产品采后生理病理机理、贮运环境精准控制机制、加工品质保持原理、加工过程组分互作和品质调控机理、功能成分营养健康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我国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与营养基础理论体系,为我国农产品加工适宜性评价、采收贮运、保鲜物流、加工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营养健康产品创制、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三、努力实现卡脖子技术装备自立自强。针对我国农产品采后损失重、加工转化率低、核心加工装备依赖进口等问题,重点突破农产品自动化采收贮运、绿色保鲜、在线分级分选、产地初加工、全组分梯次利用、传统工艺再造、功能因子稳态化等农产品现代化加工保障共性关键技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研制一批连续化、规模化、智能化“收贮运加检”核心装备、专用装备和成套装备,基本实现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自动控制。

  四、全力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坚持“协同、升级”的原则,联合国内优势科研机构共同筹建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积极争取农产品产后减损重大科学设施支持;以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重组工作为契机,完善学科群内区域性、专业性、产业性重点实验室布局;牵头构建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实验室体系,以绩效考核推进开放共享。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lnykjxyxb.cn/zonghexinwen/2021/0413/680.html



上一篇:这个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农业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下一篇:专家面对面 服务零距离 杭州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