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11: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源于日语“无形文化财”的音译。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制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个中期计划》(1977-1983)时,首次提及“无形文化财”一词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源于日语“无形文化财”的音译。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制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个中期计划》(1977-1983)时,首次提及“无形文化财”一词。1989年联合国颁布《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更是将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心议题,呈现在国际社会面前。之后在2003年10月17日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者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以及相关场所。”而我国在2003年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最初表述时,也沿用了这一定义。为了摸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文化部于2005年6月部署了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非遗的保护以及非遗的旅游开发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在非遗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上,既有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也有基于省域尺度的研究,主要包括广东省、甘肃省、湖北省、湖南省,辽宁省、山西省、云南省等,而对吉林省非遗的分布特征的数据分析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研究吉林省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求为吉林省非遗项目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相关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本文涉及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扩展名录)和省级非遗项目(包括扩展名录)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吉林省人民政府官网、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网站所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二)研究方法

1、最邻近距离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可以用来研究在地理区域中点事物的分布情况,通过计算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的距离平均值(即da),将其与理论最邻近距离(即de)进行比较,从而来判断吉林省非遗的空间结构形态。公式为:

式中,n是点数,D是研究区域的面积。最邻近点指数R等于实际最邻近距离比理论最邻近距离,即R=da/de,若R=1,区域中点事物分布为随机型;若R>1,点事物分布为均匀型;若R<1,点事物分布则是集聚型。

2、区位熵分析。区位熵可以量化反映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集聚程度,公式如下:

式中,i表示非遗类型,Qij为j地区i类非遗的区位熵,Gij为j地区i类非遗的得分值,Gj为j地区所有非遗的总得分值,Gi为全省i类非遗的总得分值,G为全省所有非遗总得分值。

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分布特征

(一)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特征

1、级别类型特征。由于非遗项目存在不同地区的重复现象,即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申报了同一非遗项目。为了保证严谨,本文对于涉及到的吉林省非遗项目进行拆分。将国家级和省级重复的非遗项目,按照最高级别(国家级)进行划分;将不同地区申报的同一非遗项目进行拆分。由此得到了吉林省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共计380项。(表1)

由表1可知,吉林省的国家级非遗有45项,占11.84%,省级非遗有335项,占88.16%。与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省非遗的总体数量上偏少,尤其是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的数量就更少,仅为总体的1/10。

将吉林省非遗项目进行行政市域尺度的划分,发现吉林省非遗在不同市(州)的数量分布有着很大差异。(表2)

吉林省共有4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平均每个市5项。其中松原和延边各有11项和18项,占据总量的64.44%;拥有0~5项的有5个市(州),分别是长春5项、吉林4项、通化4项、四平2项、白山1项;白城市和辽源市暂时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此外,吉林省的省级非遗项目在各州市的数量分布差异也很大。全省共335项省级非遗项目,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松原市的非遗项目最多,分别为64项和62项,其次是吉林市、长春市、通化市,分别有56项、47项、42项;辽源市和四平市则较少,仅有14项和10项。

综合来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松原市的非遗数量在吉林省位居前茅,四平市、白山市和辽源市则相对落后。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lnykjxyxb.cn/qikandaodu/2021/0708/753.html



上一篇: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的有效探讨
下一篇:关于酒泉市肃州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建设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