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05/20]
-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05/20]
-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05/20]
-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05/20]
-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05/20]
-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05/20]
建科研基地支部 树农业党建品牌 ——龙亢农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安徽省龙亢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党支部(以下简称“科技公司党支部”)现有10名党员,近年来,公司坚持把支部建在科研基地上,形成了党建引领带动、科研成果集成、农业技术推
安徽省龙亢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党支部(以下简称“科技公司党支部”)现有10名党员,近年来,公司坚持把支部建在科研基地上,形成了党建引领带动、科研成果集成、农业技术推广的“党建+现代农业科研”品牌模式,为推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引领后边农村作出了贡献。
不忘初心 夯基垒台强筋骨
科技公司党支部十分注重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年初根据农场党委的工作部署,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作为党员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建立完善了党员日常学习制度、交流研讨制度,实现了政治理论学习的制度化、常态化、经常化。
科技公司党支部注重在创建品牌、落实制度、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开展了创建“制度型、服务型”、示范型”党支部建设工作。一方面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根据支部特点完善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细则,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支部主题党日等基本组织制度,真正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到位,发挥好制度应有的作用,做到了用制度管理党员、规范行为。另一方面,坚持把支部建在田野里,在田间地头落实科研举措、研究生产方向、解决新问题;同时带着科研项目深入职工家庭、深入农户田块,开展农情调研,开具田管处方,指导农业生产。2017年,该支部党员在充分调研农情的基础上指导农场及周边农户科学田管22万亩次,带动农业增收1600多万元。
科技公司党支部坚持把党建工作创新融入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要求每名党员在承担各自的科研课题的同时,要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每面旗帜都要高扬在科研基地上”。为此,支部全体党员以党建为引领、以示范为驱动,在不同的季节、针对不同的农作物新品种开展科研示范、技术示范,推动理念创新,先后构建了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的科研体系,其科研能力、科研成果处于垦区前列。
科技公司党支部还坚持与农场党委和相关科研院所下辖的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交流,促进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内部充电”,充分利用农场党委统一开展的党建工作督查点评现场会、标准化党支部建设评议会等平台,与农场各党支部开展工作交流,充分吸收党建工作有益成果。二是“搭舰远航”,以党建工作交流为契机,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
牢记使命 潜心科研结硕果
科技公司党支部始终牢记农业科技人员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精神,潜心开展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农作物育种工程,研发和引进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引进培育了1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促进了农场增效职工增收。
——构建现代农业科研体系。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科技公司把绿色高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作为农业科研的主攻方向,致力于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公司依托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安徽省农科院皖北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与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国内农业知名院所开展合作共建,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共有20 多家科研单位在龙亢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农作物科研基地,建成了中国农业大学水(旱)稻育种基地、安徽省农科院大豆育种基地,安徽省标准化旱地作物科研基地,安徽农业大学教学育种基地,黄淮海地区农作物育种多点鉴定试验基地,以及皖垦种业小麦、大豆、玉米、水稻育种基地。科技公司每年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科研项目30多个,还在省内外建立了27个工作站和品比实验基地,加快推进新技术开发。
针对沿淮地区的气候特征,科技公司常年开展作物品种对比实验、农情调研等农业科研工作,对实验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模式进行跟踪记录。经过千百次的实验和总结,逐步探索了沿淮地区小麦、大豆、玉米、水稻高产栽培模式,集成了沿淮地区麦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沿淮地区(龙亢)旱地小麦亩产600公斤、7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龙亢农场小麦高产攻关实施方案》,规范了600公斤、700公斤小麦种子处理、整地、施肥、田管等栽培技术方法,形成一大批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
——铸就作物育种工程丰碑。一个好品种从最初杂交组合的配比,到最后品种的审定,需要漫长的时间。每年从农作物播种到收获这个周期里,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所有参加育种工作的科技人员都按时、按质、按量在田里观察、记录。为了寻找作物育种上的突破点,科技人员需要长年累月“泡”在试验田、温室和实验室里。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lnykjxyxb.cn/qikandaodu/2020/1222/544.html
上一篇:李智勇:富硒地上种出“幸福花”
下一篇:誓与风沙抗争到底的人